醫生出院
2018-03-20
「醫生我幾時可以出院?」病人最常問的問題之中,這一條問題一定在頭三位。其實醫生心裏都會問這個問題:「醫生自己幾時可以出院?」所謂醫生出院,是同僚間流行之說法,即是指醫生離開公立醫院轉投私營醫療巿場執業。
醫科畢業後留在公立醫院的,除為了專科訓練外,要面對排山倒海永無止境的工作、難以衡量的壓力、和周而復始的候召生活,心懷服務人群的熱誠是不可缺少的。但當時間過去,發覺公營系統諸多限制。心裏面卻很想將最好的給病人,起碼看症時間不應只有六分鐘,想有更大空間和更多時間與病人同行。再者還有自己的生活空間。為了這些,唯有為自己另覓出路,「簽紙出院」。
要作出這個決定,其實需要很大勇氣。要知道由醫科生生涯開始其實我們這一群是相對幸福的,因為前程已大致規劃好了。如果和公營系統合得來的話,大可以做到退休,起碼就業和收入都穩定。要「出院」,就要從頭為自己另開一條路,要面對很多的不明朗去從頭開始。
「毋忘初衷」這句話在近年不絕於耳。其實初衷一直都沒有變,書讀得越多越發現世界很大。要幫人方法不只得一個。藥物不應該是治病的唯一出路。醫生面對的不只是疾病,而是病人,是活生生有個性有感受的人。更何況我們精神科醫生要醫的除了生理上的疾病,還有心靈上的鬱結。要醫治人心,時間和同行心不能或缺。藥物可以改善生理問題例如腦傳導物質失衡而產生精神或情緒病徵。要為內心療傷以防復發,藝術是其中一種理想的媒介。
這一篇文章標誌著我私人執業里程碑之始。我希望藉此部落格(1)分享和探究藝術對精神健康之裨益;(2)分享和紀錄留下深刻印象的個案;(3)推廣而令更多人達致正向老化 (positive ageing)。
https://medium.com/@blissmedicalhk/醫生出院-9bed20cbb21d
—黃可欣醫生